用电影打开城市生活——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

发布日期:2025-06-25 06:23    点击次数:137

6月13日,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启大幕。适逢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上海这座电影之城将以一场流动的光影盛宴,与影迷共狂欢,与世界共瞩目。

回溯历史,中国与世界电影的缘起与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共振”,这也是中外电影交流对世界文明互鉴的意义。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在受邀担任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后,向全世界优秀电影人发出邀约:“电影节不仅是一个为电影而欢庆的时刻,更是一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同行们相聚、交流思想、欣赏优秀电影的时刻。”

本届电影节坚持全球视野与文化包容性,金爵奖评选和国际影片全球征片收到来自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00余部影片报名,创历史新高。经过遴选,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49部参赛作品进入主竞赛、亚洲新人、纪录片、动画片和短片这五大单元的评选,其中世界首映38部,国际首映8部,亚洲首映3部。金爵奖评委团的21位评委分别来自亚洲、非洲、美洲、欧洲13个国家和地区,并呈现出显著的年轻化。

15928321_SY1564

上海豫园的上影节打卡装置

作为上影节的常设单元,与浦东新区合作的“一带一路”电影周活动邀请来自“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及共建国家的22个国家和地区的25位嘉宾共同参与,为推动电影文化交流与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除了“一带一路”电影文化圆桌论坛、“东南亚风情”生活市集、魅力浦东电影之夜等活动,还精选联盟15部风格迥异的佳作,以多元文化视角勾勒丝路人文图景。

作为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受到越来越高的国际关注,也承载着助力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本届电影节金爵论坛将进行8场主题论坛和3场电影学堂(含2场大师班)。开幕论坛以“时代风华 梦启新程”为主题,回顾中国电影双甲子辉煌历程的同时探讨如何在全球市场中构建差异化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市场与上海电视节的电视市场打通,升级为上海国际影视市场,聚焦推动电影科技创新,进一步赋能产业迭代升级。国际影视市场系列活动将于6月21日至25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预计将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家展商来到上海,展示前沿科技,适配合作机会。

本届电影节以平台使命重点关注文学与影视的转化,从源头上助力影视行业发展。与中国作协合作举办的“最具转化价值文学IP推介会”向社会公众和影视机构集中展示一批适宜影视化改编的优秀文学作品,发布最具转化价值文学IP推荐榜,并举办文学与影视主题圆桌座谈等,突破以往从作家、编辑、出版社、版权方视角推荐IP的形式。

上影节以“立足亚洲、关注华语、扶持新人”作为办节定位,在对专业人才的培育和孵化上,目前已经形成了“6+1”阶梯型新人培育体系。SIFF YOUNG x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今年新增了制片人名额,进一步完善入选影人职业类型的比重,继续扩充对专业人才尤其是行业核心岗位人才的扶持范围。电影项目创投新增“类型片项目”板块,旨在鼓励类型片创作者在固定框架下寻求新意,丰富电影市场。创投训练营结合“行业通识”与“项目开发”两个阶段,通过举办“行业培训工作坊”为入围学员提供更为高效、具有针对性的交流与辅导。

上海国际电影节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滋养光影艺术,也成为一年一度的影迷盛会。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共48家影院、61个影厅将放映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部影片,总计约1500场。这些影片以近40个不同单元为影迷呈现中外影史的多重奏、经典与新潮的交响诗。上月中旬起,上影节联合市民文化节举办了四场“光影入万家,共赏真善美”系列讲座,从不同的角度普及电影之美,交流策展思路,线上线下共吸引了近200万人次观看互动。今年在上影节的票根里还藏着多枚彩蛋:除了滴滴打车优惠、景点门票优惠之外,各家影院花式翻新,发起票根兑换、抽奖、联动集章等活动,并开发电影节文创产品、徽章、透卡等特色周边。被影迷昵称为观影宝典的《市民观影手册》今年首次融入城市文旅元素,升级为《电影生活手册》,成为上影节必收热品。

六月的上海,让我们用一张票根解锁电影,用电影打开城市生活。(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华亭)